“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、大有可为,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。”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,习近平总书记为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、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,提供了根本遵循,注入了强大动力。
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,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推动力。新时代新征程既为民营经济转型升级开辟了更广阔的市场蓝海、更强劲的政策红利和更活跃的创新赛道,也对企业的风险应对能力、科技创新水平和社会责任担当提出了更高要求。
党的十八大以来,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新时代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,既为民营经济发展注入“强心剂”,又为民营企业家成长擘画“路线图”。在总书记深切勉励下,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正抓住政策机遇、激发创新活力,增强经济发展的韧性,提升经济的内生增长动力,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。
一
民营经济在我们国家经济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?
习近平总书记用“56789”来形象地描述:民营经济贡献了50%以上的税收、60%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、70%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、80%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以及90%以上的企业数量。这些数据背后,是民营经济对国家的巨大贡献。
与此同时,民营企业凭借自身能力和优势条件“扬帆出海”。2024年,民营企业作为中国参与全球竞争的核心力量持续发力,不仅在“新三样”出口中贡献率突破50%,更是首次成为我国高技术产品的最大进出口主体,进出口高技术产品增长12.6%。此外,我国全球独角兽企业、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中,民营企业占比分别超过90%和80%。民营企业正在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。
党和国家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,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,毫不动摇鼓励、支持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,实现“在民营企业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予支持,在民营企业遇到困惑的时候给予指导”。
马克思主义认为,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,实践是理论的基础,是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点。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之所以能前景广阔、大有可为,正是基于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总结。
从现有发展基础看,民营企业不仅在“量”上有突破,也在“质”上持续涌现突破性成果,在我国人工智能、量子科技、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科技创新中表现令人瞩目。
从新时代发展舞台看,我国生产力的不断跃升,人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,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全面深化,“科教强国”战略下人才队伍和劳动力资源数量庞大及素质优良、产业体系和基础设施体系配套的完善、市场潜力的巨大,都为民营经济发展带来很多新的机遇、提供更大发展空间。
然而,机遇总是与挑战并存。民营企业在市场准入、要素获取等方面仍面临着障碍,如“一刀切”“四乱”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。但这些问题和挑战是局部的而不是整体的,是暂时的而不是长期的,是能够克服的而不是无解的。
九层之台,起于累土。扎扎实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,是当前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工作重点。
二
列宁在《怎么办》中创造性地提出“没有革命的理论,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”的论断,深刻揭示了先进理论对实践变革的引领作用。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,在躬身实践中实现知行合一,才能破解发展难题,开创新形势下民营经济发展新局面。
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何以前景广阔、大有可为?
一是抓落实。坚决破除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、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各种障碍,进一步构建亲清政商关系。
帮助民营企业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、公平参与市场竞争不是权宜之计,而是长久之策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强化制度保障、细化政策配套、深化服务对接,把政策善意转化为发展实效,坚决杜绝将健全公平竞争制度框架和政策实施机制等止步于表态、流连于纸面的形式主义倾向。
二是优氛围。强化执法监督,集中整治乱收费、乱罚款、乱检查、乱查封,切实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。
要实现治标与治本相结合。重点查处违规行政执法行为,做到早发现、早处理,同时制定出台相关行为处理办法,真正建立监管长效机制,让任性执法无所遁形,提升民间投资的安全感。
三是解难题。认真落实各项纾困政策,提高政策精准度,继续下大气力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。
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,有效供给能力强可以穿透循环堵点、消除瓶颈制约,进而促进产生有效需求,实现经济在更高水平上的动态平衡。
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强化顶层设计,推动制度创新,鼓励信贷支持、降低融资成本、加大减税力度,引领民营企业下好“先手棋”,练就“杀手锏”,跑稳“接力赛”,牵住“牛鼻子”,勇闯“无人区”,拆除“篱笆墙”,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竞争力和安全性。
“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,而不是一个小池塘。”习近平总书记这一精妙比喻深刻揭示了中国市场底蕴深厚、韧性强劲的独特禀赋。要以释放内需潜力等举措切实增强民营企业发展信心,激发民营企业和民间资本活力。
三
毛泽东同志在《矛盾论》中指出,事物内部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,这要求运用一分为二的方法,分析事物内部的矛盾运动,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。
企业是经营主体,企业发展内生动力是第一位的。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强调,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要满怀创业和报国激情,不断提升理想境界,厚植家国情怀,富而思源、富而思进,弘扬企业家精神,专心致志做强做优做大企业,坚定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、中国式现代化的促进者。
在激发企业发展内生动力的过程中,要充分发挥政策保障、市场机制、精神引领的协同作用。
一是发挥好政策的护航作用。当前针对民营经济政策体系,聚焦在市场准入、要素获取、权益保护等方面,其落实力度直接决定民营经济的发展预期,要更加注重政策落实,做好服务保障。
二是把握好市场本位的运行逻辑。要让企业真正成为资源配置的决策主体,在价格信号指引下激发创新活力。例如,深圳大疆创新在无人机领域的崛起,正是通过充分市场竞争倒逼技术迭代,依据市场需求自主调整研发方向,用技术突破封锁线。
三是实现好精神引领的价值重构。要将企业家精神与科学家精神、民族精神、时代精神形成耦合,驱动民营企业构建持续创新的内生文化生态系统,持续推动科技向新、科技向善。
九万里风鹏正举,举目起壮志。民营经济发展正处于爬坡过坎的战略机遇窗口期,广大民营企业及企业家群体应乘势而上,在改革浪潮中锚定航向、弄潮搏浪。
执笔丨陶颖(作者单位: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)
原标题|民营经济为什么大有可为
栏目责编丨李育蒙
题图设计丨刘骏彦
策划丨蒋玉
【频道编辑】李晓霞 林琳
【文字校对】华成民
【值班主编】刘龙飞 郭芳
【文章来源】《南方》杂志2025年第14期
金斧子配资-金斧子配资官网-专业配资炒股-股票配资论坛在哪里找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