扇
宋·谢枋得
蒲葵也解归掌握,纨素未应捐箧中。
莫把暗尘涴明月,好驱大暑来清风。
7月22日为大暑,是夏季最后一个节气,《通纬·孝经援神契》说:“小暑后十五日斗指未为大暑,六月中。小大者,就极热之中,分为大小,初后为小,望后为大也。”其气候特征是:“斗指丙为大暑,斯时天气甚烈于小暑,故名曰大暑。”
清无款贴花卉草虫扇
孔子博物馆藏
大暑三候为:“一候腐草为萤;二候土润溽暑;三候大雨时行。”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,大暑时,萤火虫卵化而出;天气开始闷热,土地变得潮湿;时常有大的雷雨出现,致使暑湿减弱,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。
西汉谷纹青玉璧
孔子博物馆藏
大暑前后是一年中温度最高的时间,农作物生长也最快。农谚云:“大暑不暑,五谷不鼓。”这揭示了高温对农作物饱满和产量的重要影响。其中,“暑”字代表炎热,而“鼓”字则象征着庄稼的饱满程度。整句话的意思是,若大暑时节缺乏足够的炎热,庄稼便难以达到饱满的状态,进而影响产量。
大暑时节“湿热交蒸”,人们日常生活的重点是“防暑”和“祛湿”,故民间有饮伏茶以抵御酷暑的习俗,同时多食用清热、健脾、利湿、益气、养阴的食物,而莲就是一味时令的药膳良方。中医认为,荷花清热解暑、莲藕凉血散瘀、莲子养心益气,包括莲蓬、荷叶、荷梗、藕节在内,莲的全身上下皆是宝,都能入药膳。
清乾隆雕莲蓬碧玉盒
孔子博物馆藏
热
元·张昱
南州大暑何可当,雪冰不解三伏凉。
夜深明月在天上,白露满湖荷叶香。
“大者,乃炎热之极也。”大暑时节,热是主旋律,即使是冰雪也无法在这三伏天里带来清凉。夜色中,湖面上青翠欲滴的荷叶,亭亭玉立的莲蓬,衬着那红白辉映的荷花,淡淡的清香令人赏心悦目。
夏夜追凉
宋·杨万里
夜热依然午热同,开门小立月明中。
竹深树密虫鸣处,时有微凉不是风。
大暑酷热,漫漫夏夜,人们渴望着那真正能驱散暑气的清凉,渴望着能有一刻的舒适与宁静。全诗意境清新淡雅,蕴含着静中生凉的意趣。
清张琢、恒轩扇页集锦四幅屏(之二)
孔子博物馆藏
大暑
宋·曾几
赤日几时过,清风无处寻。
经书聊枕籍,瓜李漫浮沉。
兰若静复静,茅茨深又深。
炎蒸乃如许,那更惜分阴。
大暑三秋近。虽在炎炎盛夏,我们要学会在酷热中寻得内心的宁静与清凉,于生活的炙热中,心怀诗意,珍惜光阴,笑对人生的每一个大暑,书写属于自己的清凉篇章。
撰稿:陈建辉
编辑:杨晓玉
审核:孔维亮
终审:杨金泉
孔子博物馆 Confucius Museum
票价:常年免费
开放时间:周二至周日9:00-17:00(16:00停止入场)
场馆地址:山东省曲阜市孔子大道100号
客服电话:
0537-4459088
网站地址:http://www.kzbwg.cn
金斧子配资-金斧子配资官网-专业配资炒股-股票配资论坛在哪里找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